张某,因大量呕血,黑便于年1月11日“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经积极抢救,休克得以纠正。经检查,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因患者病情危重,如选择传统外科手术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不宜行“脾切除、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治疗,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科内会诊讨论后,于元月12日下午在在胃镜室由刘浒副主任医师顺利完成了无痛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止血术。术后继以相关的后续治疗,患者出血停止、恢复进食,于元月19日出院。这是我院自去年10月以来又一例成功开展的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套扎治疗前
套扎治疗后
我院消化内科刘浒副主任医师医院学习内镜下治疗技术回院后,于去年10月起在消化内科主任宋智静、刘珂斌指导下开展了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至今成功完成十余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填补了我院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我院的内镜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合并症,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由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胃肠道出血,来势凶,出血量大,死亡率高,首次出血病死率为20%-40%,再出血发生率为50%-80%,病死率为30%-70%。对于一些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内科保守药物治疗在临床难以奏效,常规外科手术风险大,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且费用昂贵。从止血率、复发出血率、并发症、存活率、病死率等方面评价,相比之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止血术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有独到的优势,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费用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就是通过特殊装置结扎食管曲张静脉,使曲张的静脉血管处粘膜形成疤痕,血管闭塞,达到止血及消除曲张静脉的效果。该治疗方法对门脉血流量和肝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创伤小,作用迅速,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和预防出血的治疗方法。通过反复多次套扎可使曲张静脉消除或明显变细,降低再出血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1患者术前如何准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一般在无痛内镜下进行较合适,患者术前准备与无痛内镜诊治术相同,对大出血患者术前可先行输血、输液等抗休克治疗,酌情使用降门脉压药物,如生长抑素等。
2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禁食24小时,个别病人可能需禁食更长时间。口服胃粘膜保护剂、静脉应用抑酸剂,必要时加用生长抑素、止血药、抗生素等,24小时内床头抬高30℃,以减少胃酸对胃底和食管下段血管的作用。
3
多次治疗
治疗一次往往不能彻底消除曲张静脉,所以需多次治疗。按照国际经验,食管曲张静脉平均需经四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和治疗。
宋智静刘珂斌刘浒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