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危害
疾病检查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保健

九九重阳静脉曲张该看什么科结直肠癌如

10月16日上午,医院三墩院区持续举行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九九重阳·医院与您健康相约大型公益活动之老年疾病防治知识健康系列讲座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叶金明主任医师、泌尿外科胡海平医师、肛肠外科范永胂医师分别带来《哪些情况要看血管外科》《关爱老年人排尿健康》《结直肠癌的预防》三场健康知识讲座。另外,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在今天灵隐院区持续展开的同系列讲座中,医院骨科(二)何俊医师、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主任医师分别带来《骨质疏松健康教育》《骨质疏松症患者适用哪种运动处方?》两场健康知识讲座,提早为大家普及骨质疏松相关防治知识。

这个月一直到10月19日,每个工作日都将举办老年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欢迎大家参与。

叶金明

《哪些情况要看血管外科》

出现这些信号

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

血管是人体的红色通道,由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组成。人体内的血管长度至少有9.6万千米以上,可以绕地球两圈多。血管外科就是peripheralvascularsurgery(周围血管外科),它负责全身除心、脑以外循环系统各处血管发生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等动脉扩张疾病,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以及各种血管畸形等。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或信号,请建议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排查是否存在血管疾病。

1.肢体凉、麻、痛:包括肢体畏寒怕冷,麻木不适,以及肢体活动后疼痛;

2.静息痛:如果不活动即出现明显疼痛,甚至影响夜间休息,可能提示疾病发展严重,上述症状提示您可能出现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发展至截肢;

3.脉搏减弱消失:健康人可在腕部或脚面触及明显动脉搏动,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狭窄或堵塞;

4.两上肢血压不对称:脉压差大于10mmHg,提示动脉狭窄或堵塞;

5.动脉斑块:体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血管“斑块”,小小的斑块脱落,就可能造成器官梗塞,切莫轻视;

6.搏动性肿物:颈部、肢体或腹部摸到搏动性肿物,搏动频率与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瘤,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破裂危及生命;

7.急性胸背部疼痛:急性胸背部疼痛可能为夹层导致,发病突然,危险度高,病变常迅速向近端扩展导致心包填塞而致患者死亡,或向远端延伸阻塞主动脉的分支血管出现相应部位缺血,其中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24小时死亡率>35%,超过一半的患者在48小时内死亡,30天死亡率>95%;

8.肢体肿胀:尤其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减轻,下午加重的肢体水肿,或各种突发的肢体肿胀,要小心静脉血栓;

9.深静脉血栓:大多发生在下肢。临床表现常常为单侧下肢的肿胀、疼痛等。长时坐位、长途飞行、外科大手术、肿瘤、长期卧床、创伤等,都是造成静脉血栓的因素。静脉血栓(尤其是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包括:肺栓塞、血栓后遗症、股青肿等;

10.静脉曲张:肢体青筋暴露,甚至瘙痒、发黑、破溃、静脉炎症等。

胡海平

《关爱老年人排尿健康》

关爱老年男性排尿健康

前列腺疾病需及时治疗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由腺组织和肌组织构成。它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主要成分,同时分泌“前列腺素”。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

研究表明,男性45岁以后就可能出现组织学上的前列腺增生,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而且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行性加重,其中膀胱刺激症状(储尿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急迫性尿失禁等,梗阻症状(排尿症状)包括排尿等待、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流无力、终末滴沥、排尿时间延长、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

对照以下这张表格,您就可以知道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障碍的程度(轻度症状0~7分;中度症状8~19分;重度症状20~35分),医院就诊,诊断前列腺增生需要结合年龄、症状和前列腺指检和辅助检查。

范永胂

《结直肠癌的预防》

维生素D可以降低

结直肠癌发病率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肿瘤之一,在我国,结直肠癌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排在恶性肿瘤第3位,致死率第5位。结直肠癌的5大症状包括: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肠梗阻,腹部肿块,贫血、消瘦、发热、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结直肠癌如何预防?

1.远离这些传染病原体。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梭杆菌属细菌及其他的一些潜在传染病原体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

2.结直肠癌的预防方法包括体育锻炼,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使用内镜切除癌前病变(腺瘤)。另外,一些研究表明,饮食中加入丰富的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和鱼对结直肠癌有预防作用。对于高血脂人群,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也有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概率;

3.研究表明摄入维生素D可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其有望成为候选的化学预防结直肠癌的药物。

目前,欧洲和北美的研究均证实,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减低罹患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科学》杂志的一片研究论文推测,充足的维生素D可以促进分解由高脂肪膳食诱导产生的一种胆酸类诱癌物质,从而将低人体结肠癌的发病率。那么维生素D应该怎么补?

人体所需维生素D的90%由日光照射产生,这种来源的维生素D效果最佳,且无任何毒性。如果不能得到充足的日光,最好能够通过天然食物补充维生素D,如全脂牛奶、奶油、蛋黄、多脂肪的海鱼和鳕鱼油。如果不直接大量食用海鱼肝脏或鱼油,从食物中摄入维生素D是安全的,不会引起过量的危险。不过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如果你想口服维生素D,最好先咨询专科医生决定是否适合。

何俊

《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万人。50岁以上妇女的患病率高达50%。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骨、髋骨等骨折约为50%~60%。老年男性发病率也近30%。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将有80%致残,其中5%~50%将于一年内死亡。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何俊表示,在饮食上,应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少吃加工的肉类食品,低盐低脂,补充适量钙质。平时要多晒太阳,适量运动,保持正确姿势:不弯腰驼背,不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养成康好的生活习惯:忌烟、忌酒,不喝过浓咖啡以及吃含盐太多食物,定期接受骨质疏松检查。

在运动治疗方面,何俊指出,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锻炼时间先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每周3~5次,锻炼方法可以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游泳等。

林坚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治疗》

骨质疏松症患者

适用哪种运动处方?

在治疗骨质疏松的各种措施中,运动治疗正在被迅速的认可和使用。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功能改善,正成为日益重要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

林坚分别用不同的运动方式,讲述了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效果特点。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防止或延缓骨质流失,其效果主要受到运动方案的影响。其运动易于掌握,有较高的执行性;冲击性运动能够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股骨、胫骨、股骨颈、大转子等部位的骨密度,防止骨质流失,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组合式运动适用于各类人群,它能促进机体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心肺功能等身体机能指标,从而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使锻炼者能更好地接受并完成下一阶段的运动方案,形成良性循环,使运动的成骨效应达到最大化。

林坚表示,骨质疏松运动处方的制定应遵循特殊化及个人化原则、超负荷及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医务监督原则。

编辑:珑 审核:婧

来源: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

康复医学科、骨科(二)

采写:宣传中心吴玲珑、郭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emwc.com/jbjc/1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