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之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约50%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肝功能Child-Pugh-A级者仅40%有静脉曲张,Child-Pugh-C级者静脉曲张发生率则高达8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为5%~15%。肝硬化严重程度、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红色征的范围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高危因素。
胃底静脉曲张较食管静脉曲张少见,但易破裂出血,预后较差。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处理
处理方法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卡维地洛、多纳洛尔)
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注射与套扎
TIPS
BRTO与改良BRTO
外科分流术
处理原则
对于轻度胃底度静脉曲张者,尤其存在较大出血风险时,采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治疗。
对于中重度胃底静脉曲张者,推荐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注射与套扎。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药物和内镜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介入治疗进行预防或治疗。
仅在上述治疗方法无法有效止血情况下,再考虑外科分流术行抢救性治疗。
介入治疗是如何预防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介入治疗可以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TIPS术)与直接闭塞胃底曲张静脉(BRTO术)两大类方法来控制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情况特点,制定个体化介入治疗方案,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
TIPS术示意图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优势与不足
TIPS术技术成功率95%~%,能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及缓解食管静脉曲张,有效止血率超过90%,具有微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
TIPS术后分流道1年通畅率80%,同时行胃冠状静脉栓塞能够明显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
TIPS预防复发出血6个月内有效率为85%~90%,1年内为70%~85%,2年内为45%~70%,优于内镜治疗。但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高于内镜治疗。
经典BRTO与改良BRTO
球囊阻塞逆行曲张静脉闭塞术(BRTO)优势与不足
经典BRTO采用球囊阻塞胃-肾分流,改良BRTO使用血管塞或弹簧圈阻塞胃-肾分流,逆行注入硬化剂闭塞胃底曲张静脉,适用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BRTO最佳适应证为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对肝功能要求相对TIPS术低,且对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率较高(94%~%)、复发率低(0%~14%)。
BRTO术后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较低
BRTO虽增加了门静脉入肝血流,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但同时又可加重食管静脉曲张,须权衡利弊后慎重选用,在急救条件有限情况下可选择性治疗。
合并严重胃-肾分流、脾-肾分流者,可与TIPS术联合治疗,提高整体止血效率。
弹簧圈辅助栓塞-CBRTO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