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前,80岁的马奶奶,突然出现胸口闷胀、腹部不适,随即排出大量暗红色血便,并频繁呕吐大量鲜血和血块,立即送到我院消化内科住院,主任姬文燕查体见马奶奶面色苍白,全身大汗,皮肤湿冷,烦躁不安,频繁呕吐鲜血,心率次/分,血压82/38mmHg,处于休克状态,立即组织科室抢救:快速建立3条静脉通道,输液、止血、输血......数小时后,出血暂时得到了控制。积极抢救治疗中
就在大家刚刚想松口气的时候,马奶奶再次出现烦躁、恶心,呕吐大量鲜血并频繁排出大量血便,孝顺的子女也着急了,一个80岁的老太太,这样下去如何能行?于是一边内科积极治疗,一边紧急请全院会诊。马奶奶患肝硬化、冠心病史多年,一年前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行脾切加断流术,术后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在重症医学科抢救。鉴于患者年龄及身体条件因素,大家会诊后达成共识:请省里专家过来,在全身麻醉下急诊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并积极内镜下治疗!
手术室麻醉科全力配合
王教授专注探查
出血原因很快找到啦,果然是食管静脉重度曲张并破裂出血了!!!
内镜下曲张的食管静脉
病因找到,当机立断,积极行内镜下套扎术
手术进行中......这一个个被套扎的小肉球就是曲张的静脉!
小肉球套扎成功,食管腔内干净无出血~~~
数分钟后,再次检查,确定无出血,手术成功喽!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截止发稿时,马奶奶已经是术后第七天了,目前出血完全控制,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已经开始流质饮食,并少量下床活动。
瞧,马奶奶笑的多开心!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发病急,死亡率高。
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癌肿,其中肝硬化失代偿导致的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尤为棘手:首次出血死亡率达50%-70%,反复出血发生率为80%。
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和便血,大出血后常伴有血容量急剧减少并发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VL)是目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用的手段,其方法是利用负压吸引加弹性橡皮圈结扎曲张的食管静脉,闭塞曲张静脉血管内血流,从而达到止血和减少再出血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和预防出血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的普及及内镜下治疗的广泛开展,急诊内镜已成为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研究发现皮圈结扎后1~4天内有急性炎症反应,3~7天局部由坏死转而发生痂皮脱落,留下浅表溃疡;组织学研究显示粘膜下炎症和疤痕形成,粘膜下曲张静脉消失;临床研究表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后,治疗部位均发生浅表溃疡,14~21天复查胃镜可见溃疡愈合,曲张静脉消失。极少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经过数月的努力,我院新的胃肠镜中心已处于收尾阶段,预计下个月投入使用,新的内镜中心设施更齐全,我们也将陆续开展镜下治疗等新业务。
医院消化内科:一切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用我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换您的安心、舒心、开心!!!
关心健康,从做起!
图文资料:候云峰申芳丽
责任编辑:王玉霞吴春华
特别致谢:消化内科主任姬文燕的倾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