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蚯蚓”如何对付?
记者:蔡卫杨 通讯员:张秋霞、锁卓琪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柳东杨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出诊地点: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中医学院问广州读者李阿姨:我今年56岁,早两年的时候发现小腿有一些青筋,也没多留意,但是今年年初开始容易出现湿疹、肿胀,以为是湿热,吃了好多中药都不见效。后来医生跟我说是静脉曲张,暂时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是生活习惯要改变,但没具体详细说,想请教专家该如何调整生活习惯?答初期小腿出现青色像蚯蚓状弯曲隆起的“青筋”,再发展为蜿蜒成团,像是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硬块结节,患肢酸胀、疲劳腿乏,还会出现皮肤颜色紫黑、肿胀、湿疹,严重者可见静脉破裂出血、血栓性静脉炎、下肢溃疡等并发症。早期可以通过习惯的改变改善病情。 “蚯蚓”上腿先知因 广州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柳东杨表示,下肢的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如厨师、教师、护士、交警等,也包括肥胖、怀孕、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疾病。 “事实上,‘蚯蚓’上腿也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而女性较为多见,与体质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无论生活习惯还是饮食都需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调整。”柳东杨表示。 早期不手术方法要知晓 早期静脉曲张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来控制,如腿部锻炼、穿弹力袜。平时经常运动腿部,如散步、快走等。适当抬高患肢。 柳东杨介绍,医用静脉曲张袜是一种具有帮助下肢血液回流,有效地减轻症状的产品,适用于各类型静脉曲张的防治,同时对久坐久站人群的腿部能起到舒缓减压保健作用。但在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临床上大部分病人都难于坚持使用。 1、六大良好习惯 一、避免久坐、久站,站立的时候要不时转变站立的重心。 二、不要穿紧腰裤。 三、休息的时候,抬腿至高于心脏高度,能够帮助血液回流。 四、治疗增加腹压的慢性疾病,常见有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等。 五、经常锻炼,特别是要经常散步。这样可以锻炼腿的力量,增加腿部血液循环,强化腿部血管。 六、注意下肢的保暖。 2、两大锻炼方法 一、踩自行车。临床上有因长期踩自行车而治愈的病例。主要是通过小腿的肌肉收缩而促进血液的回流。 二、跪坐和盘腿坐。很多医生可能会建议病人不要盘腿坐。其实跪坐和盘腿坐就是锻炼血管的运动,跪坐起效快,在临床上教病人练习,都可以不同程度改善症状。知多D如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的其他治疗方法是介入及手术治疗,包括静脉硬化剂治疗,腔内消融激光或射频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适合于曲张静脉范围较小,但容易复发,并发症多,容易出现炎症反应。激光治疗适用于静脉曲张轻微、不太迂曲的患者,易造成血管壁硬索状,对皮肤和神经有损伤,严重者会形成血栓。 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特别是有慢性溃疡、湿疹等并发症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手术。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比如同时患有深静脉阻塞,就不能采取常规的手术。而且手术也不保证绝对不复发。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