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危害
疾病检查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保健

内科总结消化系统

听说GERD也会考?背一波先~

一、GERD

1.定义: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

2.病因:

①抗反流屏障(LES)结构和功能异常

项目

导致LES功能障碍的病因

LES结构受损

贲门失迟缓术后、食管裂孔疝、腹内压增高(妊娠、肥胖、呕吐)

长期胃内压增高(胃扩张、胃排空延迟)

某些激素

缩胆囊素、胰高血糖素

食物

巧克力、高脂食物

药物

钙通道抑制剂、地西泮等

②食管清除功能降低

③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如长期吸烟、饮酒、药物等

3.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烧心、反流,常于餐后1h内出现

非典型症状:胸痛(与心绞痛鉴别)、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异物感

食管外症状: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等

4.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食管贲门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称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A型

B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

Hp感染

部位

胃底或胃体

胃窦

PCA、IFA

(+)

(—)

胃泌素水平

G细胞增生

胃酸水平

明显降低

降低

血清VitB12水平

降低

正常

恶性贫血

伴发消化性溃疡

三、消化性溃疡

定义:胃肠道粘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

流行病学:GU;DU=1:1.5-5.6

病因:

HP感染

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化疗药物等

遗传易感性

十二指肠-胃反流

症状:上腹部不适(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

特殊溃疡:复合溃疡、巨大溃疡(2cm)、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易出血)、老年人溃疡(与胃癌鉴别)、儿童期溃疡、无症状溃疡、难治性溃疡,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检查:胃镜和胃黏膜活检

X线钡餐

Hp检测——-C-13/C-14

大便OB试验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避免并发症

选最贵的药!进口的那种!吃4-6周甚至8周啊啊啊!洛赛克(奥美拉唑)吃起来!

四、各种肠病

肠结核

UC

CD

病变部位

回盲部

始于直肠,可累及全结肠

末端回肠和临近结肠

病变分布

多局限性

连续性

弥漫性

腹痛

右下腹

左下腹

右下腹或脐周

腹痛特点

腹痛-进食加重-便后缓解

腹痛-便意-便后缓解

腹痛-进食加重-便后缓解

腹泻

腹泻便秘交替

多见

常见

大便性状

糊状、无脓血或黏液

黏液血便

糊状、无黏液脓血

里急后重

可见

可有

腹部包块

增生型可见

10%-20%可有

瘘管

少见

罕见

多见

肠腔狭窄

可见

少见,中心性

多见、偏心性

全身表现

长期不规则低热、盗汗、消瘦、贫血、乏力

发热、贫血、消瘦

发热、体重下降、贫血

胃肠镜检

回盲部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炎性息肉、肠腔狭窄

多发性浅表溃疡、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

纵行溃疡;粘膜鹅卵石样改变

钡剂灌肠

肠激惹征

粘膜粗乱、颗粒样改变、铅管征

粘膜皱襞粗乱、纵行溃疡、假息肉、瘘管

病检

干酪样坏死、肉芽肿、

抗酸杆菌

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

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粘膜下层淋巴细胞

五、肝硬化

定义: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十大病因”:酒精

病毒性肝炎

循环障碍

药物或化学毒物

免疫疾病

寄生虫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胆汁淤积

营养障碍

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

代偿期: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

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

①消化吸收不良

②营养不良

③黄疸

④出血和贫血

⑤内分泌失调

⑥不规则低热

⑦低蛋白血症

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脾功能亢进和脾大

“九大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感染

胆石症

门静脉血栓或门静脉海绵样变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肝肾综合征

肝肺综合征

肝性脑病

原发性肝癌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检查+并发症

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超声、腹部增强CT、MRI、胃镜;腹水穿刺;肝组织活检

六、肝癌

定义: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病因:病毒性肝炎

食物及饮水

毒物与寄生虫

遗传因素

病理分型:

块状型:5-10cm,10cm为巨块型。

结节型:5cm。小肝癌:单个癌结节3cm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者。

弥漫型:癌结节弥漫整个肝脏,不易与肝硬化区分。

临床表现:肝大、肝区疼痛、黄疸、肝硬化征象、全身性表现

伴癌综合征(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肿对机体影响引起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

诊断标准(满足任1项):

1.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表现(US、HRCT、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病灶2cm;

2.具有一种影像学表现,病灶2cm,AFPng/L;

3.肝脏活检阳性

六、肝性脑病

病因:肝硬化、TIPS、重症肝炎、暴发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严重胆道感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

诱因: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外科手术、感染等。

临床表现

0期(潜伏期):轻微肝性脑病,无明显异常

1期(前驱期):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腱反射正常

2期(昏迷前期):嗜睡、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行为异常、定向力障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

3期(昏睡期):昏睡但可唤醒,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

4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无法引出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明显异常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去除诱因、维护肝功能、

促进氨代谢清除及调节神经递质

七、消化道出血

最常见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消化性溃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

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胃癌

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

血便和暗红色大便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贫血和血象变化

发热

氮质血症

13级临五附三大班









































欢乐闹元宵来自丰台区健身操舞协会的祝
珊瑚颂来自老年大学健身操班的形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vemwc.com/jbbj/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