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肠胃对温差变化尤为敏感,医院各门诊胃肠道疾病的病患者有所增加。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或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医院脾胃病科主治中医师李筱颖提醒,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不合理饮食密切相关,冬季应注意饮食,不宜过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做到睡眠充足、戒烟限酒、多运动,减少溃疡诱发因素。
A冬季消化性溃疡易发
胃是一个特殊的器官,它不断地分泌胃酸以消化食物。健康人的胃有一层保护膜可以阻隔胃酸,一旦胃出了毛病,对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大于防御因素时,则溃疡病就可能形成。当然,还有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参加,而构成溃疡病的发病的复杂的发病机制。李筱颖表示,消化性溃疡的损害因素一般有以下几大类: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如非甾体类消炎药),酒精、胆盐等。长期有胃肠道不适的患者可以参照看看有无以上的致病因素,必要时还应咨询相关的专科医师。
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发生于胃或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本病也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胃肠道部位,包括食管下端、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和含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消化性溃疡又以胃、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常见。
“冬天气候寒冷,消化性溃疡易发。”李筱颖告诉记者,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同时,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
此外,寒冷的季节里,大多数人喜欢热食,如吃火锅、喝热粥等,特别是有人常以烧酒御寒,更是火上浇油,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可促使溃疡面扩大加深,使病情加重,如溃疡损伤血管,就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因焦虑、忧伤、紧张等持续而强烈的精神刺激,也是引起该病发生和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B上腹部疼痛应引起注意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表现不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就出现溃疡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但90%以上的患者均有腹痛。其腹痛有一定的特点,典型病例甚至可以根据其腹痛的特点做出诊断。腹痛的部位常位于上中腹部偏左或偏右。其中,胃溃疡疼痛位置稍偏高或在剑突下偏左处,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置较胃溃疡稍低。胃或十二指肠后壁的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因为空腔脏器在体表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可能不一定发生于溃疡所在的解剖位置。单纯性溃疡多为隐痛、饥饿痛、胀痛、烧灼痛或堵塞感、压迫感等,一般可以忍受,甚至有的患者可以毫无症状。但若溃疡深达浆膜层,则疼痛可能很剧烈。下列的情况应高度警惕溃疡进入浆膜甚至穿孔的可能:①溃疡典型疼痛症状消失,疼痛变成持续而剧烈;②疼痛与饮食无关;③以往从未有过如此剧烈的疼痛。若长期有胃部不适的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则应尽快就诊。
周期性和节律性也是溃疡病的特征之一。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会表现为空腹痛、夜间痛,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可缓解。而胃溃疡则多为餐后0.5小时开始,持续1-2小时后可逐渐缓解,然后下一餐进食后又再次出现类似表现。若十二指肠溃疡者疼痛加重,且失去节律性,亦不在餐后缓解,则常是溃疡穿孔的预兆;合并呕吐时则需警惕有无幽门梗阻的发生。因此,不管是哪种痛法,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就诊。若上了一定年纪的患者突然出现上腹痛,还需要排除心肺等疾病的可能。除此以外,嗳气泛酸、恶心、上腹饱胀等也是溃疡病的常见症状,但这些症状都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的症状与伴随的胃炎有关。李筱颖提醒,若无明显的禁忌症,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胃镜检查明确是哪种“胃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促进溃疡的愈合,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确诊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则更要在饮食的规律性上下功夫,生活中多注意作息规律。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痛”、“痞满”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有外邪、饮食、情志、素体脾虚等。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极为密切。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辨证,可有寒热、虚实等之分,同时还应辨别兼变证。治疗上总体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西医药物治疗的目的则主要为: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并发症、预防复发等。一般而言,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可以使用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等。在此过程,尤其要注意根除幽门螺杆菌。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很容易会走入两种误区:过早停药及过多用药——腹痛等症状一缓解就马上停药,又或是自觉服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后不适缓解则一直用药,这些情况都是不合适的。最佳的方法是咨询专科医师,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减少溃疡的复发,避免因滥用药物而造成的不良反应。
C合理饮食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
李筱颖表示,常说“病从口入”,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很多时候与不合理饮食密切相关。因此,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应该在饮食的规律性上下功夫,生活中多注意作息规律,减轻胃肠的工作量,以减轻或消除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发作期避免刺激性饮食。饮食需要规律,不要进食太硬、酸辣刺激的食物及浓茶、咖啡、酒等。当胃胀气明显时,马铃薯、地瓜、芋头、糯米等尽量少吃。对于时有胃胀气的患者可以使用陈皮或紫苏(含苏梗)蒸肉或排骨、春砂仁焗服等;脾虚的患者则可使用一些淮山、茯苓、党参、五指毛桃等煮汤;而胃酸过多,时有反酸的患者,则可用一些海螵蛸加入瘦肉汤中煎服。
同时,健康人群还应在冬季加强自我保健,减少溃疡诱发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做到睡眠充足、戒烟限酒、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非甾体抗炎药者出现上腹部不适、大便颜色改变等消化道症状要及时就医。
此外,适当运动也可以对身体有利。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还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保健操、跳舞、打太极拳、舞太极剑或游泳等运动的方式,都是比较好的选择。通过锻炼,可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道蠕动和胃肠道黏膜的防御机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医生名片
李筱颖:江门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兼卫生应急办主任,主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脾胃病专业博士。擅长脾胃病科疾病的中西医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