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效果怎么样?
肝硬化是因组织结构紊乱而导致肝功能障碍,属于肝病发展的后期疾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且肝硬化的下一步进展便是肝癌,因此需要受到重视。肝细胞移植曾一度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疗法,但大量研究表明移植后的肝细胞在体内存活和增殖十分困难,临床实用价值不大。以往肝硬化的进展都被认为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目前,国内的研究人员正积极探索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疾病,希望利用干细胞的分化潜能,给肝硬化患者一个重生“柔软”的肝。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效果怎么样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在特定微环境中可分化成肝干细胞或肝样细胞,修复和重构受损的肝脏结构和功能,已成为近年来肝病治疗领域的新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特点
1、多向诱导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分化所得的肝细胞同样具有合成白蛋白、尿素等功能,与正常的肝细胞在形态及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间充质干细胞的这种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为MSCs用于存在肝细胞损伤的肝病治疗提供了支持。
2、特异免疫调节能力
间充质干细胞在进入不同的细胞外微环境中还具有特异的免疫调节功能。可以抑制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的激活,同时也可以抑制属于固有免疫系统的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而这些细胞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形成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免疫调节控制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全球各界进一步开展了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等疾病,取得不错疗效。在我国,医院开展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病的临床研究。
1、王福生等分析了45例慢性乙肝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患者接受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C-MSC)经外周静脉输注治疗,15例患者接受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后结果显示治疗组腹腔积液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MELDNa评分明显减少。
2、南京军区肝病中心主任陈成伟教授于年11月-年5月,对2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开放、剂量递增的前瞻性研究。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三个剂量分别为低(5×)、中(1×)和大(2×)3个剂量标准向患者静脉输注,每个患者接受3次。
结果表明:静脉途径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耐受性良好,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MELDNa评分由15.18下降至13.46,MELD明显减少。
脐带、胎盘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因分化潜力大、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无伦理争议,可获取的细胞数量多,细胞活力强,易于工业化制备,同时自体使用无需配型,无排斥反应等问题,是理想的干细胞来源,已逐渐成为了干细胞治疗的主角。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必将引发一场医疗变革,成为继药物、手术后的第三种治疗方式,肝病等一系列传统手段难以治疗的疑难杂症终将被治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