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是受肝脏疾患的各种并发症影响的。目前良性肝病肝移植的一年生存率平均在80-90%左右,五年生存率也在70—80%,而且生存质量相当髙,绝大多数会恢复正常工作。
研究结果表明,从移植后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角度来看,在肝病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前进行肝移植可得到最好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大致评估,可以明确慢性肝病患者何时应当下决心进行手术治疗。
在国外肝移植手术时机的选择通常较早。而在国内,病人往往在病情很重的情况下才接受肝移植手术,常导致出现难以接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响肝移植的疗效。
当慢性肝病病人出现间断的肝功能失代偿时,往往就意味着病人的生存时间比较短了,一般不会超过6-12个月。但是由于病人对肝移植的认识不足和经济条件以及供体来源的限制,病人往往没有认识到在肝功能间断失代偿期选择肝移植的重要性。
有些病人即使近期不实施肝移植手术也可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因此他们更是反复考虑所面临的手术风险和昂贵的手术费用。然而一旦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发展到终末期阶段,甚至必须依靠监护手段来维持生命的情况下,肝移植手术风险往往明显提高、术后长期存活率低、费用明显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出现哪些情况时手术可以恰到好处呢?目前公认的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移植手术适应症如下:
1.反复发生的自发性肝性脑病,病人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甚至不能生活自理。
2.顽固性大量腹水、对利尿药反应不佳甚至需要反复进行腹水穿刺。
3.反复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
4.进行性肝性骨营养不良(代谢性骨病)。
5.肝病消耗性营养不良。
6.肝肺综合征引起不断恶化的低氧血症、心功能受损。
7.肝肾综合征,出现进行性少尿,氮质血症。
8.严重肝细胞性黄疸、胆红素水平达5mg/dl以上。
9.慢性进行性加重的感染、尤其是自发性腹膜炎等。
10.肝脏合成功能严重受损,如血清白蛋白≤25g/L;PT超过正常对照5秒以上。
11.慢性肝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癌变者。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一定要争取在病程进入危险阶段之前手术。终末期肝病病人出现以下病情之后再考虑行肝移植则有可能无法达到手术目的、甚至失去手术机会:
1.致命性的食道、胃底曲张静脉出血。
2.不可逆性肝肾综合征,肾脏出现严重器质性损害。
3.过度的分解代谢状态,患者出现恶液质表现。
4.严重肝性脑病引起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5.无法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6.由于全身水肿、腹水和胸水引起血流动力不稳定。
7.原发性肝病导致其他生命脏器的不可逆性损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各种并发症中,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危及生命的急症。原则上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只要已经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比较大时就应该认真考虑接受肝移植治疗,因为首次出血死亡率即使在现代治疗情况下仍可髙达30%。
在首次出血之后病人在一年内复发出血危险可达60—70%,两年内再出血风险达80—90%,而每次出血均可造成40—60%的死亡率,所以首次出血之后即应安排病人做肝移植。
(医院黄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文章精选:
肝移植后血脂竟升高,如何防治才好?肝区疼痛不可怕---要区分对待!肝移植术后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