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是一些中老年人常见的症状,有些人属于虚寒性体质,有些人属于虚寒型胃炎、胃溃疡。胃寒的人不喜冷饮冷食、怕空调冷气,不爱吃水果;稍微受寒就胃部不适,出现胃胀胃痛、泛酸、泛清水、恶心等症状。胃寒久不痊,可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感冒。隆冬时节,有胃寒症状的人,冬季宜多服一些暖胃散寒的药膳,以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
1、二姜粥原料:干姜6克,高良姜10克,粳米60克。
做法:将干姜、高良姜煎煮,弃渣取汁;将粳米放入药汁中,文火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温中和胃,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者。干姜性味辛热,善入脾、胃,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高良姜温中祛寒,行气消滞,在此助干姜温中散寒。粳米养胃生津,并能制约“二姜”的辛辣,减轻对胃肠刺激。三者合用,共奏温中和胃散寒之功。
2、茱萸粥原料:吴茱萸3克,粳米50克,生姜3片,葱白2根。
做法:将吴茱萸洗净研成细末;粳米煮成粥后,加吴茱萸末;葱白、生姜稍煮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补中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者。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的功效,能治中焦虚寒性脘腹冷痛。另外,本品所含挥发油有止痛作用。生姜、葱白性味辛温,能温中祛寒,助吴茱萸散寒之功。
3、荜茇羊肉汤原料:羊肉克,砂仁10克,荜茇10克,陈皮3克,生姜4片。
做法:将羊肉切片,砂仁、荜茇、陈皮洗净切碎;羊肉和药材一起下锅,文火煮1~2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胃祛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砂仁味辛性温,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且有温而不燥、行而不破的优点,善治寒湿内生之证。荜茇性味辛热,长于温中止痛,对胃寒疼痛,呕吐诸证有显著疗效。陈皮味辛,微苦,性温,能行气止痛。和胃消食,二药合用,共助砂仁温散胃寒,行气止痛。羊肉性热,具有温补全身气血的良好作用。合而为汤具有良好的补虚温中、行气散寒作用。
4、白胡椒猪肚汤原料:猪肚1个,白胡椒15克,生姜4片,红枣6枚。
做法:将猪肚切去肥油,用盐擦洗,用清水反复漂洗,再放入开水中除去腥味,刮去白膜;生姜、红枣洗净;把白胡椒捣碎,同生姜、红枣一起放入猪肚内,并加少量水,然后用线把肚的两端扎紧,放入锅内,文火炖至猪肚熟烂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温中补虚,散寒止痛。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胃气虚弱而寒邪客胃者。方中胡椒用白胡椒,其药效比黑胡椒好,是温中佐膳的佳品。其味辛性热,量多时能温暖肠胃,散寒止痛。本方中重用白胡椒,取其温中散寒暖胃的功效。猪肚味甘性平,能补虚损、健脾胃。生姜、红枣调和脾胃,去除膻味,增进食欲。
来源:《健康指南》年第1期[食疗药膳]第63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白癜风治疗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