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男,62岁,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患者有长期酗酒史,并继发肝硬化,Child-Pugh评分为11分(c级,最严重的等级)。患者还有一段不复杂的脐疝病史,直径6厘米。
医生使用生长抑制素、内镜带结扎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静脉曲张出血。第二天,患者被转至肝病普通病房,随后,其病情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稳定下来,但是后来患者突然发汗、不爱说话。体格检查显示伴有疼痛、不可还纳性脐疝(图1)。患者紧急接受了脐疝修补手术,切除了部分坏死的小肠。术后患者恢复正常,并最终出院。
图岁Child-PughC级肝硬化患者所见脐疝
脐疝和肝硬化
脐疝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很常见,患病率高达20%,是普通人群的10倍。腹水是导致肌肉萎缩并增加腹内压力的主要诱因。
肝硬化的一个独特特征是生理储备量低,这就增加了脐疝并发症的死亡风险,使患者在恢复期间更容易受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由于手术风险高,脐疝修补术传统上是用于最复杂的病例,比如肠绞窄或皮肤破裂腹水渗漏。因此,许多患者都是采取保守治疗,并等待观察。
然而,脐疝的自然史往往会导致并发症(例如,肠绞窄,皮肤过紧破裂),这就需要进行紧急修复。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脐疝修补的死亡风险是肝硬化患者择期脐疝修补手术风险的7倍。最近的数据表明,代偿性较好的肝硬化患者接受择期疝修补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与非肝硬化患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脐疝修补的患者不仅包括那些存在复杂脐疝(肠绞窄或腹水渗漏)的患者,还包括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的代偿性良好的肝硬化患者。
导致疝修补并发症高风险的因素包括:体积较大的疝(>5cm)、伴有疼痛的疝以及间歇性的嵌顿。在这些患者中,如果患者尚保留一定的肝功能,如果腹水控制较好(限制钠摄入、利尿剂、甚至术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以及如果将来患者不打算进行肝移植,应考虑进行择期疝修补手术。如果在短期内预期进行肝移植,脐疝的处理可以与之同时进行。脐疝修补后腹水的处理对预防脐疝的复发非常重要。
信源:ClevelandClinicJournalofMedicine.July;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