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我院医学影像科为一名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反复出血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这是我院医学影像科病房成立以来首例接受该项治疗的患者。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我院肝硬化治疗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我院影像中心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患者肝硬化病史5年食道胃底静脉重度曲张
57岁的患者潘某是安徽人,有肝硬化病史5年。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医院予以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但药物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腹水、出血容易反复。无奈下,患者慕名来到我院影像中心求医,经MSCT平扫+增强+CTA扫描显示,患者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肿大,腹主动脉、腹腔干起始部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钙化。同时,胃肠钡餐检查提示患者食道胃底静脉重度曲张。
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肝硬化更是一种常见疾病,失代偿期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食道胃底静脉不同程度的曲张、脾大、腹水等,严重者可出现食道下段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面对重症患者,我院影像中心陈自谦主任为其组织多学科会诊,发现患者肝硬化程度严重,门静脉压力高,药物治疗已无法控制再出血,而传统的内镜下套扎及硬化剂注射难以从根本解决问题。只有降低门静脉压力才能使出血、腹水等症状得到根本控制。
两个小时手术置入支架患者可再存活5—10年
据介绍,目前,最新的门体分流术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最好方法,分别有外科手术分流和微创的介入治疗即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后者分流和断流并且创伤小、恢复快。针对患者身体状况,陈自谦主任建议其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
TIPS手术,是一项治疗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合并有中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重要介入技术。术中,只要插一根穿刺针带入导管,经颈静脉至肝右静脉后,再穿刺肝内门静脉,并置入适宜的金属支架,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复发率极低等优点。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当天上午,在陈自谦主任、杨熙章主任现场指导下,杨利博士等专家组成功地对患者实施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术中,专家组在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置入金属支架,建立一分流通道,以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并且对已曲张的食道和胃底静脉进行栓塞,达到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患者出血很快停止,腹水消除。历经两个小时,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据陈自谦主任介绍,按照术后恢复情况,潘某恢复得比较好,只要后期护养得当,一般可以再存活5—10年。
早期应用TIPS可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对于无法控制的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TIPS止血和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远远优于外科食道静脉曲张缝扎术,在欧美国家已逐渐取代外科分流在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地位。对于急性出血的高风险肝硬化来说,早期应用TIPS可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面对手术成功,陈自谦主任欣喜介绍说,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是目前介入手术中操作最难、风险最大的手术。此项TIPS治疗是血管介入中的一项高端微创技术,操作过程复杂,风险大,是一个团队协作过程;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开展,而如今,我们总院有专门的介入团队和自己独立的病房,在异体肝移植供体严重缺乏的时代,该项治疗是很多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福音,也因此成为国内少数开展这一高新技术的影像中心。
据了解,我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医学界主流治疗方法是进行肝移植,但是随着目前异体肝移植供体越来越少,医院对该病的治疗都有些“束手无策”,只能做保守治疗或开刀手术治疗,但远期效果不佳,易复发,创伤大,而且花费也大,“很多患者还因此丧命”。
“手术过程中,我们几乎就是抱着X线在‘跳舞’。”陈自谦主任说,由于该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大。手术需要在X线透视下操作,为保证最佳视线,不能使用纤板遮挡,医生整个身体都是暴露在X线透视下,辐射很大,这要求医生得有自我牺牲精神。因此,该手术是公认的代表介入治疗学水平的标致性手术,医院能够做这项手术。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