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阿姨患有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双腿布满了蚯蚓状蜿蜒盘曲的青筋疙瘩,只要站立长久点,就感觉下肢胀痛,到了夜间腿还经常抽筋,疼痛难以入眠,甚至小腿皮肤出现红斑,奇痒难忍。
☆静脉曲张典型症状:
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肢体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
3、肢体有异样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4、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5、局部坏疽和溃疡
中老年人及久站、久坐、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易产生静脉曲张。通过大量的临床治疗案例发现,中医传统刺络放血后,患者曲张的静脉变软且恢复平整,原本压力过高的下肢肌肉得到有效缓解,部分患者在治疗后淤积的淤血得到排出,效果立竿见影。
中医刺络放血治疗打破了静脉曲张只能手术开刀结扎的弊端,且不对静脉造成损伤,创伤极其微小,不影响行走和工作,治疗费用远远低于手术费用。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适量的放血可促进机体造血功能,降低血液浓度,加快新陈代谢。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患者应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疾病加以预防,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注重疾病预防,要经常运动,锻炼小腿肌肉;进行主动或被动屈曲踝关节的活动如骑脚踏车、步行和游泳等都有助强化小腿肌肉;穿合适的弹力袜,早起时穿,睡时脱下;避免穿紧身衣物,因其压力梯度不合适,可使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保持理想体重,减轻下半身负荷;久站时勿穿高跟鞋;不得已久站时要两腿轮换重心,能走动时尽量动;长时间行走后要进行小腿按摩等。
☆静脉曲张的预防:
女性(尤指产妇)、长久站立者(每天大于6小时)、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静脉曲张。预防静脉曲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抬腿。静脉曲张是因静脉无力将血液送回心脏,因此抬腿有助于减缓病症。
2、垫高床尾,有助于睡眠时血液回流。
3、不穿高跟鞋。
4、保持理想体重。
5、小心服用避孕药,某些避孕药可能引起这种问题。
☆静脉曲张的护理:
1、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姿势,步行可以利用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来促进静脉回流;
2、抬高下肢能够缓解水肿等症状;
3、穿戴带有压力梯度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静脉曲张保健方法:
1、足浴:用热水泡脚,特别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腿部的静脉瘀血,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还有助于安神去烦,催眠入睡,使睡眠更加深沉和香甜。
2、按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3、高抬贵脚:每天将双脚翘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4、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只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5、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6、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左右。可冶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7、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馨尚康中医经络调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