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典型症状:①上腹部疼痛和饱胀;一般为刺痛或隐隐作痛,有时剧烈疼痛,疼痛无规律。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②长期胃痛出现贫血
③多数上腹部涨闷感,出现“早饱”即进少量事物之后即感饱胀
④还有嗳气、吞酸、恶心与呕吐等,少数还有食欲不振、腹泻、乏力,偶有“烧心感”疼痛
用药指导:质子泵抑制剂+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中成药
EX: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胶体果胶铋+胃灵颗粒
注意事项:(1)对于急性胃炎,应及早彻底治疗,以防病情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2)忌用或少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须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饭后服用,或者同时服用抗酸剂及胃粘膜保护药,以防止对胃粘膜的损害。
(3)积极治疗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细菌或其毒素长期吞食,造成胃粘膜炎症。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规律有节,定时定量,切忌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同时避免浓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防损伤胃粘膜。
(5)避免精神紧张、心情忧郁及过度疲劳,宜生活有节、劳逸结合、情绪乐观,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胃肠运动功能。
(6)积极治疗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胆、胰、心、肾疾病及内分泌病变等。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
溃疡病的特点:(1)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几十年
(2)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缓解期长短不一,短的只是几周或几月,长的可几年
(3)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可由精神情绪不良或服用消炎止痛药(如芬必得、双氯芬酸钠等)诱发
(4)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典型症状:(1)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仅有饥饿样不适感。典型者有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疼痛,可被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片或进食缓解
(2)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早餐后1-3小时即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中餐进食后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需进食缓解;胃溃疡患者餐后痛较早,约在餐后1/2-1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
(3)午夜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约半数有午夜痛,常被痛醒;胃溃疡患者也可有午夜痛,但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见
(4)部分患者无上述典型疼痛,仅表现为无规律性的较含糊的上腹隐痛不适,伴胀满、厌食、嗳气、反酸等症状,多见于胃溃疡患者
用药指导:①抗HP:奥美拉唑(拉唑类皆可)或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替硝唑(奥硝唑)
②抑制胃酸分泌药:替丁类如西咪替丁、拉唑类如奥美拉唑
③保护胃粘膜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
④中成药:胃灵颗粒、健胃愈疡片、胃友新片等
EX:奥美拉唑(主要,必需)+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胃灵颗粒,疗程4-6周
注意事项:(1)服用消炎镇痛药、吸烟等是影响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应尽量去除
(2)宜吃粗粮/粗纤维蔬菜/生硬水果。不宜吃油炸食物,肥肉、奶油及刺激调料等。
(3)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相亲相爱长红人!微公益、微健康、微教育、微分享、微求助、微心愿、微共享。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快来白癜风在早期能治疗吗北京看白癜风一般多少钱